睡前故事一只蓝鸟和一棵树
从那天开始,无论是晴朗的天气,还是下雪的日子,蓝鸟都飞来飞去,衔回树枝,衔回草叶,衔回羽毛,筑它的巢。
一只蓝鸟口里叼着一粒小小的种子,在蓝天翱翔。
它突然听到一种细微的声音在和它说话。那声音似乎是从它自己的心发出来的。它闻声那细微的声音说:
你不要吃掉我好吗?我是一粒小小的树种啊,请把我种在地上吧!
于是,蓝鸟从天上飞下来,落在一个光秃秃的沙漠丘山。它对那粒树种说:
我把你种在这好吗?你看,这里还没有一棵树呢!
种子很兴奋。蓝鸟就用它尖尖的嘴巴把树种埋在光秃秃的山丘上了。
春天来了。
种子发芽了。
嫩芽长成一棵小树了。
当小树看花的时候,蓝鸟就来看望它的小树了。
你还记得我吗!蓝鸟问小树。
我怎么会忘记你呢,小树很兴奋,是你把我种在这儿的呀!
蓝鸟围着小树飞了一圈又一圈,一面飞一面夸赞它:
你的花开得真美!
小树听了,兴奋极了。于是,它的话看得更鲜艳了,更香了。
蓝鸟给小树唱了一支歌:
我要赞美你的花朵,
为你唱支漂亮的歌。
花朵开放就是生命,
生命给人带来快乐。
蓝鸟唱完了这支歌,又围着小树飞了一圈又一圈,就飞走了。
夏天来了。
花儿都落了。
只剩下绿油油的叶子了。
那只蓝鸟又飞来看望它的树了。
这回是小树先说话了,它的声音有些悲哀:
你看,我的花儿都谢了,你还爱我吗?
蓝鸟围着小树飞了一圈又一圈,一面飞一面夸赞它:
你的叶子也很美啊!
小树听了,兴奋极了,它用碧绿的叶子拥抱着它的蓝鸟。
蓝鸟又给小树唱了一支歌:
我要赞美你的绿叶,
为你唱支漂亮的歌。
叶子碧绿就是生命,
生命给人带来快乐。
蓝鸟唱完了这支歌,又围着小树飞了一圈,就飞走了。
秋天来了。
严寒的风阵阵袭来。
一片片叶子随风飘零。
那只蓝鸟又飞来看望它的树了。
还没等蓝鸟说话,小树就呜呜地哭了起来,它一面哭,一面说:
你看,我连一片叶子都没有了,你来爱我吗?
蓝鸟围着小树飞了一圈又一圈,最后跳上枝头,亲切地和小树说:
难道我只爱你的花,你的叶子吗?我是爱着你的生命的啊!
那天,迎着严寒的秋风,蓝鸟又给小树唱了一支歌:
我要赞美你的生命,
为你唱支漂亮的歌。
生命能够战胜寒冷,
还会长出绿叶花朵。
蓝鸟唱完了这支歌,又围着小树飞了一圈,就飞走了。
冬天来了。
雪花落满了枝头。
远远近近白茫茫一片。
许多鸟儿都到南方去了。
小树知道,在严寒的冬天,蓝鸟不会再来了,它一定也飞往温暖的南方了。
但是,就当雪花越大的时候,那只蓝鸟又飞来看望它的树了。
蓝鸟全身披满了雪花,它瑟瑟地抖着。它落在枝头,嘴里衔着一跟枯草,它把枯草驾在枝头上。这回,还没等小树说话,蓝鸟就先开口了:
小树,我在你这里筑一个巢,好吗?
小树被深深的感动了,它什么话也说不出,竟兴奋的哭起来了。
从那天开始,无论是晴朗的天气,还是下雪的日子,蓝鸟都飞来飞去,衔回树枝,衔回草叶,衔回羽毛,筑它的巢。
蓝鸟没有走,春天也没走。
爱情故事你是一棵长头发的树,我是一棵短头发的树
我问陈初:你的心像切开的蛋糕,一块给学业,一块给足球,一块给社会工作,一块给那些随时预备叫你为他们两肋插刀的朋友,给我的,还剩多长呢?陈初简明地回答我:我的心不是蛋糕。
与陈初的恋情,始于大二的秋天,在电影院看《闻香识女人》。他们大队人马,我却形只影单,坐在最后一排。他频频回头,招呼我过去坐,我只是微微一笑。过半场,忽然觉得有人碰我,我侧头一看,是陈初,他递过一罐饮料,怀里还抱着好几罐,我下意识地接过来,他对我笑一笑,回到原来的位置上。
散场,经过我身边,他停一停:一起走吧。我不为所动:我还有点事。他仿佛想说什么,但人如潮涌,他站不住脚,很快就走过去了。人都走光了,我才起身。从灯火阑珊的大路转入漆黑的小径,我迟疑了一下,正预备硬着头皮走进去,闻声旁边有个声音:别怕,是我。是陈初,他淡淡地说:我刚刚走过,发现这儿路灯坏了,想你一个人走挺危险的。
在夜色里,看着他挺秀的肩,我停住了。我不是一个漂亮的女子,跟他并不熟识,又骄傲地拒绝了他的好意,他却仍旧记挂着我的安危。我不禁怦然心动。
一路走着,我们随意地聊着电影里的人物,突然发现,我们的意见竟是惊人的一致,我脱口而出:真看不出,我还一直以为蓦地一顿。
他若无其事地接口:你还一直以为,我是一个哗众取宠、头脑简朴、只知道踢足球的笨蛋。我随即道:彼此彼此,你还不是一直以为,我是一个自命清高、装腔作势、只会死读书的家伙。
我们相视大笑。在夜里,他的黑黝黝的眼睛深深地看着我,我的脸慢慢烧了起来。
此后,他会在上大课时给我占好座位;会在我胃口不好的时候,骑车飞快地买来我喜欢的牛肉面;我对他说的每一个小小的哀求,他都记得。那年的圣诞夜,同学们起哄着问我们是不是在谈朋友,我面红耳赤,而他从容地环住我的肩,大声道:是。
几乎所有的人都说我好福气,而我是在后来才知道,原来是有福也有气。
寒假过后,回到学校,就是情人节了。这所北方城市正大雪纷飞。天天走在雪里,都想为陈初选一件心爱的礼物,陈初却吞吞吐吐地告诉我,他有几个朋友想跟我们一起过情人节。
什么?我怀疑我听错了,情人节哎,他们跟我们一起过?
陈初笑得很尴尬:他们有些刚跟女友分手,有些一直没有朋友,这种日子特殊寂寞,我想把我们的快乐分给他们一点,你觉得怎么样?再说,我已经允许了。
结果那天来了七个男孩,八个女孩,醉倒了两个,而且酒终人散时,问谁愿意送一个住得最远的女生,竟没人回答。最后陈初叹口气:还是我送吧。叶青,你一个人走,行吧?
那天晚上,我一个人走在白雪覆盖的大操场,觉得寒彻肺腑。我生命中最重要的情人节,却是与一大群人共同度过的,而最后,我的情人却送别的女孩回家。陈初的热心肠和好脾气,曾是最让我动心的,然而此刻,我却忽然发现同样的原因使我深深地悲伤。
我和陈初的疏远便是从那天开始的吧。一天又一天,当我与他的约会内容变成替失恋的小女孩出谋划策;当他因为要复习功课没有时间陪我去逛商场;当他倾尽生活费为同学捐款而无法为我买一朵玫瑰我的疑问便像青藤一样暗暗滋长:在他生命中,我到底占什么样的位置?
陈初显然也察觉了。不久,是我二十岁生日,我们相约再去看一遍《闻香识女人》,并好好地谈一谈。还没有走出房门,就闻声人声喧哗。
是一个感情上受到挫折的男孩,正在猛敲女友的房门,求她出来。那段日子,保定周围地震了好几次,虽然震级很小,却闹得人心惶惶。那男孩就一直叫着:地震来了,大家一起死,可是你让我死也死个明白!
爱情故事邵逸夫、方逸华:一棵树和一株木棉的爱情
2014年1月7日,邵逸夫在香港去世,终年107岁。
1952年的“花月佳期”:和那位从上海来的“方小姐”相逢恨晚
方逸华不是邵逸夫的结发之妻。邵逸夫的原配,名叫黄美珍。
从1937年结为夫妻到1987年黄美珍病逝于美国,邵逸夫和她维系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婚姻。而这漫长的岁月里,他从当年背着放映机闯荡南洋的无名小卒,成为享誉全球的电影大亨。有多长年轻貌美的女子,围绕在邵逸夫身边,又有多长女人,想方设法要成为这个传奇男人的新宠。但是,绯闻归绯闻,邵逸夫和黄美珍的婚姻,一直坚如磐石。
只是,婚姻关系的牢不可破,未必能成为感情契合的保证。为邵逸夫生下两男两女4个孩子后,黄美珍就去美国定居了。她对丈夫的事业毫无爱好,而是对教育和陪伴孩子非常专心。或许正因为此,才“成全”了邵逸夫生命里最为轰动也饱受争议的第二段感情……
“方逸华”这个名字,在哪里听过?邵逸夫重新坐下来时,侍者告诉他:她是最近红遍南洋的歌手,成名曲是《花月佳期》。当时,《花月佳期》这首歌在香港、澳门等地很流行,红到邵逸夫也能轻声哼唱。
“轻轻一吻,我含着泪,我的人儿呀!从今我属于你,永远永远,在你的怀里。”台上那个穿一身大花旗袍、眉毛画得弯弯的女子,有着上海女子的风韵和灵气。她的歌只唱到一半,邵逸夫便让侍者送上一大束鲜花。
听说送花人是邵逸夫,一曲《花月佳期》唱完,方逸华换了一身素雅旗袍,亲自来到了邵逸夫落座的包厢。欠身,道谢,不卑不亢,落落大方。“方小姐莫非也是上海人?”听出她一口吴侬软语的乡音,邵逸夫问。
从那以后,每次去香港,邵逸夫都去听方逸华唱歌。之后两人一起去酒楼,边吃夜宵边聊天。她给他讲上海的旧事,他说他前半生如少年派一般四处闯荡的经历。他礼貌地叫她“方小姐”,而她则恭敬地称他“邵老师”。
对邵逸夫来说,方逸华起初不过是人生路上一个能相谈甚欢的红颜知己。而对方逸华而言,这个有着传奇人生经历又平易近人的“邵老师”,注定要成为她生命里的唯一。
1987年,丧偶的“六叔”很伤心,根本没打算娶“六婶”
1957年,50岁的邵逸夫将事业版图拓展至香港,而此时的方逸华已经从戏楼歌女成为发行过个人唱片的专业歌手。有人说,邵逸夫来到香港,全都因为方逸华。她笑着辩解:“邵老师的最爱,不是女人也不是孩子,而是他的电影事业。当然,这也是他最让我尊敬的地方。”
到底是尊敬还是倾慕?是由衷欣赏他的人品,还是上演女人贪恋男人财富的戏码?没有人知道。无论如何,邵逸夫在香港创办公司后,第一个招募的人就是方逸华。而方逸华也没有犹豫,换下华服、卸去浓妆,从一个大红大紫的歌手,变成了邵氏公司的普通员工。
多年后有人问邵逸夫,方逸华让他最感动的地方是什么?他说:“她第一天去公司上班,比别的职员早了一个小时。我去办公室时,她已经在替我的秘书打扫房间。”邵逸夫说的不假,因为从此以后,邵氏的所有人都看得到:方逸华总是第一个上班、最后一个下班。
初进公司,方逸华是采购部普通职员,一年后,她申请去外联部。如此轮流,她一点点地认识了公司的所有部门。这是邵逸夫的刻意安排,还是她主动要求的“特别待遇”,外人无法得知。但所有人都知道的是,方逸华在用行动证实:她来到邵逸夫身边,不是做花瓶和情妇,而是要如家人般帮衬他事业的。
邵逸夫在家中排行老六,人称“六叔”,在公司里与他走得最近,到后来出双入对的方逸华,媒体开始称她为“六婶”。时间飞快流逝,方逸华在“邵氏”的地位和权力越来越大,但是再大也没有大到让邵逸夫为她与黄美珍决裂,对外,他依然喜欢提及太太:“太太非常完美,一切都不用我操心。”
有人说,一个事业发达后,却从未动过要离开糟糠之妻的男人,更吸引女人。其实,在当时的香港,男人纳妾是合法的。然而,邵逸夫始终没有纳方逸华为妾,是他不想负了黄美珍还是觉得做妾亏待了方逸华?只有邵逸夫自己知道;而从青春靓丽的21岁跟了他,从身边总有精彩男人追求到再也无人问津,方逸华只有一个邵逸夫。是要等到地老天荒,还是对他的爱已经升华到无欲无求?
认识方逸华的人说,初进邵氏公司,她用自己并不多的积蓄租了小公寓,10年之后,她才买了一套临海的大房子。一直到成为“邵太太”,方逸华从未搬进邵逸夫的豪宅。只是,无论是小公寓还是大房子,方逸华的住处离邵逸夫的家都不过5分钟的车程。平日,她是不会出现在邵逸夫家的。只有到了周日,方逸华才会驱车去邵府和他共进午餐,有时候还会亲自下厨为他煲汤。午餐后聊天、散步,晚饭前,方逸华再回到自己的住处。
这样的选择,让媒体刮目。看来,方逸华是足够智慧也骄傲的女子,即便身份的不高贵和不光彩被注定,她也要努力让自己变得高贵和光彩一点。
1987年,黄美珍病逝于美国,她和邵逸夫半个世纪的婚姻也随之结束。妻子离世后,有记者问邵逸夫,什么时候和方逸华结婚?他脱口而出:“没打算。”而方逸华在被问到同样的问题时,也是相称冷静:“没想过。”
为了纪念亡妻,邵逸夫公布公司停业一年。这一年,方逸华回到上海,这也是她熟悉邵逸夫后,第一次与他长久地分离。每日早早起床,重走童年记忆里的每条街巷,再与儿时的小伙伴相约重聚。到了晚上,她会接到邵逸夫的电话,说说她在上海的事。
2014年,木棉致橡树:107岁的“邵老师”离开了80岁的“方小姐”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方逸华一辈子都只能做“六婶”时,1997年,在黄美珍去世10周年前夕,邵逸夫和她在拉斯维加斯注册结婚。闻名主持人查小欣说:“他终于给了这个木棉一般,以树的姿态守在自己旁边的女子以名分。”其实,不是她“终于”等到他求婚,不是她“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而是他,“终于”啊“终于”,给了这个如木棉般坚持和隐忍的女人以她值得得到的名分。
结婚那天,62岁的方逸华穿一身白色香奈儿套装,淡妆、短发,脸上写满一个初嫁新娘的娇羞。面对记者的惊诧和不解,90岁的新郎说:“我同方小姐做了多年朋友,又一起工作了45年。结婚不单给她正式的名分,也确定了方小姐日后的幸福。”而她说:“我嫁给邵老师,不是贪图钱财。因为他的财产,大部分都捐给慈善事业了。”
婚后的日子一如往常,他叫她“方小姐”,她称他“邵老师”。两人一起上下班,每到周日,她亲自下厨为他煲汤。她依旧在那间堆满了各种文件的办公室里工作,假如没有陪邵逸夫去医院或出差,方逸华依然是第一个上班,最后一个下班。
2007年,邵逸夫百岁生日当天公布退休,将TVB行政主席职位让给方逸华。有人问他,为何不让子女来接替?邵逸夫回答:“我的4个孩子,没有哪一个比‘方小姐’更认识我的事业,也没有人能比她更专心!而且,他们和我一样信任‘方小姐’!”
将事业全权交给方逸华后,邵逸夫常常被媒体拍到与TVB的年轻女星共进茶楼,方逸华得知后笑着说:“邵老师腿脚不好,进出茶楼需要年轻人搀扶,我替他感谢年轻人。”他喜欢整天看电视或电影,她只要有空总是安静地陪着他一起看;他天天早上练45分钟气功,她也总是换上练功服陪练……一句话,这个女人,一直在用行动诠释什么是“夫唱妇随”。
2014年1月7日,邵逸夫在家中安详离世。陪他走完人生最后一程的,当然是他永远的“方小姐”。她笑着目送他离去后,差走旁人,一个人在房间里默默地哭了两个小时。然后,擦干眼泪,方逸华开始着手处理丈夫的后事。大到葬礼的举办时间和地点,小到要通知的宾客,方逸华都亲力亲为。她说,假如换成别人做,他会不放心、不兴奋……
邵逸夫离世后,有人说,方逸华跟了他62年,却只做了他7年的妻子,值得吗?
对方逸华来说,和喜欢的人在一起,没有值不值得的算计,只有愿不愿意的托付。试问:有几个女人,愿意为了一个男人,托付她62年的光阴?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如今,木棉永远失去了它的树吗?不是的,因为只是“仿佛永远分离,但却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也许在很多人看来,这不是什么伟大的爱情。但对当事人来说,那就是!
励志故事和一棵树“较量”20年
艾森豪威尔是一个布满戏剧性的传奇人物,他人生中的很多“第一”被大家津津乐道,比如出身“第一穷”,晋升“第一快”,前途“第一大”等等。然而,他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第一——打球“第一轴”,因为他和奥古斯塔国家俱乐部高尔夫球场上的一棵树整整“较量”了20年。
在历届美国总统当中,艾森豪威尔不仅是高尔夫球技最高明的一位,而且是一位真正的高尔夫球发烧友。只要有时间,他就会去打球,而且最大的梦想就是一杆进洞。1948年,艾森豪威尔在奥古斯塔国家俱乐部主席克里弗德·罗伯茨的游说下,成了奥古斯塔的会员。然而,在高尔夫球场上,艾森豪威尔的运气远不如在战场上,更别说一杆进洞了。
这一天,艾森豪威尔又来到球场,他兴致勃勃地和好朋友罗伯茨一起打球。又到了第17洞,艾森豪威尔站在发球台前,左看看,右看看,犹豫着用球杆比了又比发球角度,嘴里喃喃自语:“就要避开你!”然后他憋足了劲挥杆猛击。“嘭!”球不偏不倚又打在了那棵高大的火炬松上。这下艾森豪威尔可真的“怒不可遏”了,他把球杆往地上一扔,强烈要求罗伯茨把树砍掉。罗伯茨见他恼怒的样子,不禁哈哈大笑起来。他想到了艾森豪威尔的昵称叫“艾克”,就耸耸肩“煽风点火”说:“这树别砍了,干脆就叫‘艾克之树’得了。”
听着好朋友的调笑,艾森豪威尔也笑了。就这样,第17号洞发球台前的火炬松被他俩戏称为“艾克之树”。不过,艾森豪威尔却在心里和这棵松树较上了劲,他千方百计地想“战胜”它。
1956年的一天,当身为总统的艾森豪威尔又一次“成功”地把球打到这棵松树上后,罗伯茨郑重地告訴他,奥古斯塔国家俱乐部正式将这棵火炬松命名为“艾克之树”。当年的戏言变成了真的,艾森豪威尔意味深长地看了罗伯茨一眼,然后若有所思地盯着那棵松树看了好久。
后来,艾森豪威尔依旧是一有时间就去奥古斯塔俱乐部打球。他一次次挥杆,一次次和“艾克之树”较量,一步步朝一杆进洞的目标前进。打球不仅成了他缓解工作压力的运动,更成了他和自己较劲的乐趣,他说:“打球的时候,脑子里不是球,而是那棵树……”
其实,艾森豪威尔战胜的不是“艾克之树”,而是他自己。正因为他有不服输的精神,有为战胜自己的弱点不断努力的精神,才成就了我们所熟悉的艾森豪威尔。
寓言故事为了一粒果,推倒一棵树
果园里唯一的一棵果树挂满了即将成熟的果子。治理果园的狗熊决定等果子完全成熟后,再采摘果子分给大家。
一天,狼经过树下,看树上的果实,垂诞三尺,便欲摘一粒来尝尝鲜。 经过多次实践,狼总算折下一根有果子的枝条。早就藏在边上的狗熊欲言又止,在狼拿着有果子的枝条正要离去时,迎上前去。
狼略有些羞涩地说:“我....我只是想尝尝鲜。”
狗熊小声地说:“您曾授业于我,当然有资格品尝。“狼听了自得地扬长而去。
当晚,狐狸拿着一根长长的竹竿来打果子。因为是自己的亲戚,狗熊也没有多管。
第二天,狗熊去虎大王那里建议提前收获。等狗熊回来时,却看见果树经被推倒在地,满地都是摔坏的果子。
原来,安心等待分果子的其他动物听到风声,都迫不及待地想提前撷取果子品尝。在豹子的鼓动下,这棵果树被生生拔起,推倒在地。
第二年春暖花开时,果园里再没有果树开花飘香。秋季没有得到果实的动物都埋怨狗熊治理不善。委屈的狗熊很伤心:我一直尽职尽责,自己从未偷吃一粒,我错在哪儿呢?
狗熊最想不明白的是:为了一粒果,推倒棵树的,到底是谁。
哲理故事一棵树
两户人家的空处有一棵银杏树,枝繁叶茂。秋天来的时候,银杏的果子成熟了,颗颗粒粒地掉在泥地里。
孩子们捡回一些,但都不敢吃。老人们说银杏果子有“毒”,不能吃。
有一年,其中的一户人家的主人去了一趟城里,知道银杏果可以卖钱,于是摘了一大袋背到城里,结果换来一大叠花花绿绿的票子。
银杏果可以换钱的消息不胫而走。另一户人家的主人上门要求两家均分那些钱,他的要求当然被拒绝了。
于是,他找出了土地证,结果发现这棵银杏树在他划定的界限内。
于是,再一次要求对方交出卖银杏果的钱,并且告诉对方这棵银杏树是他家的。
对方当然不认输,他从一位老人那儿得知,这棵银杏树是他的爷爷当年种下的,他也有证据证实这棵银杏树是他的。
两家闹起纠纷,反目成仇。乡里也不能判定这棵树是谁的,一个有土地证,但证件颁发时间已久,土地已调整多次了。一个有证人证言,“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自古使然。
于是,两人都起诉到法院。法院也为难,这是一件棘手的事情,于是建议庭外调解。
但两人都不同意,他们都认为这棵银杏树是自己的,为什么要共有这棵树?
案子便拖下来了,他们年年为了这棵银杏树吵架,甚至斗殴,大打出手。
这样故事延续了十年。十年后,一条公路穿村而过,两户人家拆迁,银杏树被砍倒。这场历经十年的纠纷终于在银杏树的轰然倒下后结束了。
为了一棵树,他们竟然争斗了十年,三千多个本来可以快快乐乐的日日夜夜,难道不比一棵树重要?为什么不去种一棵树呢?十年后,树苗完全可以长成一棵大树。
想来真的可怕,有时一个人为了得到某一种东西,往往会失去自己更重要的。
谦让、宽容是快乐之源,获得一份心灵的宁静,那也不失为一种幸福啊!锱铢必较的人,往往不能获得,而是会失去一些东西。人生道路上有许多漂亮的风景,不要沉迷于一枝花,而错过整个春天的芳华啊!错过了太阳,你还有月亮,错过了月亮,你还有星星……希望从现在开始,我们错过的还不是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