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宗朱瞻基是如何开创仁宣之治的?史书怎么评价他?
中文名:朱瞻基(1398年~1435年)别称:明宣宗、宣德帝字号:自号长春真人国籍:明朝民族:汉族出生地:北平燕王府出生日期:1398年2月9日(洪武三十一年)逝世日期:1435年1月3日(宣德十年)在位时间:1425年6月27日-1435年1月31日主要成就:“仁宣之治”随祖父亲征蒙古主要作品:《御临黄筌花鸟卷》《武侯高卧图》《瓜鼠图》庙号:宣宗年号:宣德谥号:章皇帝陵寝:景陵前任:朱高炽(明仁宗)继任:朱祁镇(明英宗)明朝皇帝顺序列表,明朝十六帝排序:明太祖朱元璋(明朝皇帝:第一位)明惠帝朱允炆(明朝皇帝:第二位)明成祖朱棣(明朝皇帝:第三位)明仁宗朱高炽(明朝皇帝:第四位)明宣宗朱瞻基(明朝皇帝:第五位)明英宗朱祁镇(明朝皇帝:第六位)明代宗朱祁钰(明朝皇帝:第七位)明宪宗朱见深(明朝皇帝:第八位)明孝宗朱佑樘(明朝皇帝:第九位)明武宗朱厚照(明朝皇帝:第十位)明世宗朱厚熜(明朝皇帝:第十一位)明穆宗朱载垕(明朝皇帝:第十二位明神宗朱翊钧(明朝皇帝:第十三位)明光宗朱常洛(明朝皇帝:第十四位)明熹宗朱由校(明朝皇帝:第十五位)明思宗朱由检(明朝皇帝:第十六位
中文名:朱瞻基(1398年~1435年)别称:明宣宗、宣德帝字号:自号长春真人国籍:明朝民族:汉族出生地:北平燕王府出生日期:1398年2月9日(洪武三十一年)逝世日期:1435年1月3日(宣德十年)在位时间:1425年6月27日-1435年1月31日主要成就:“仁宣之治”随祖父亲征蒙古主要作品:《御临黄筌花鸟卷》《武侯高卧图》《瓜鼠图》庙号:宣宗年号:宣德谥号:章皇帝陵寝:景陵前任:朱高炽(明仁宗)继任:朱祁镇(明英宗)
明宣宗朱瞻基是如何开创“仁宣之治”的?史书怎么评价他?史书评价,因为他天资英畅,敬礼大臣,勤恤民隐,慎于用人,严惩贪官污吏,或说臣下有过失,密加详察,实则加罪,诬陷则重惩诬告之人,所以能有“仁宣之治”的盛世局面。
在明代,朱瞻基是继朱元璋和朱棣之后,鲜有有作为的皇帝,因为他为大明朝贡献了一个“仁宣之治”。朱瞻基是一位善于纳谏的皇帝,在军国大事上,能听取臣下的意见,比如在即位之初,他听从阁臣、大学士杨荣的建议,率兵亲征,平定了怀有不臣之心的皇叔高煦的叛乱,维护了皇室内部的稳定;
交阯(即安南,今越南北部,明初设有交阯布政使司)叛乱,朝廷数派大军征剿,均吃败仗,朱瞻基听从杨士奇、杨荣等人的建议,停止对交阯用兵,(这个未必是好事,停止用兵,军费虽然节约了不少,但交阯却再次独立了)等等。应该说,宣德一朝,是明代君臣关系最为融洽、政治相对清明、社会较为和谐、经济稳步发展、边防比较稳固的时期,基于此,所以史家把这段时期称为“仁宣之治”。
在施政时,朱瞻基既懂得怎样授权,也知道如何行使领导权。他在作出一项决定前常常采纳三杨的意见,而且倾向于接受或支持大学士和大臣们的建议。可是,他在强化行政制度和皇帝权威方面,表现了强有力的领导才能。当出现危机时,朱瞻基的行动是果断和负责的,如在朱高煦的起事和需要作出从安南撤军的最后决定时就是如此。
此外,他深切地关心公正的施政。虽然他在对待失职的官员时是严厉的,但除了惩罚宦官外,他很少判处死刑。他常常主持重要的审判。他一贯命令复审严重的刑事案件,而这样的再审理在他统治时期使数千名无辜者获释。
总之,朱瞻基的统治是明史中一个了不起的时期,那时没有压倒一切的外来的或内部的危机,没有党派之争,也没有国家政策方面的重大争论。政府有效地进行工作,尽管宦官日益参与了决策过程。及时的制度改革提高了国家行使职能的能力和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这两者是贤明政治的基本要求。后世把宣德之治作为明代的黄金时代来怀念,这是不足为奇的。
朱瞻基的废后风波也是他的一个污点,总之,瑕不掩玉,朱瞻基可算是一位称职的皇帝,他对明王朝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他被史家称为太平天子、历史上著名的守成之君,这些称号对于宣宗来讲都并不夸张。但是作为太平天子的朱瞻基从小就喜欢斗蟋蟀,即位之后他曾经让各地采办上等蟋蟀来京,地方官员为了取悦宣宗,都变本加厉地下达任务,一度给百姓造成了很大的负担,朱瞻基也被百姓们称为“蟋蟀天子”。
史书评价
《明史》赞誉宣宗:“仁宗为太子,失爱于成谊。其危而复安,太孙盖有力焉。即位以后,吏称其职,政得其平,纲纪修明,仓庾充羡,闾阎乐业。岁不能灾。盖明兴至是历年六十,民气渐舒,蒸然有治平之象矣。若乃强藩猝起,旋即削平,扫荡边尘,狡寇震慑,帝之英姿睿略,庶几克绳祖武者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