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故事 > 正文

明朝言官为何如此活跃 他们为何不害怕会挨板子

  今天故事小编给大家预备了:明朝言官,感爱好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众所周知,明朝后期最大的一颗毒瘤就是党争。朝廷似乎变成了一个戏台子,你方唱罢、我方登场。当然,下场和登场之间又少不了许多腥风血雨。而作为各方党争的马前卒,言官就成了攻守的最佳人选。也因此,崇祯皇帝无奈的发现,虽然他剿灭了阉党,但东林党天天吵来吵去同样不干人事。那么,明朝的言官为啥能这么活跃呢?

  首先,朱元璋时期就对言官比较宽容。以后的皇帝也都基本照做,所以氛围很好——言官一般不害怕会挨板子。假如挨板子了,嘿,那就更好了,自己名声很快就会传遍大江南北成为士子百姓们争相传颂的好官。假如皇帝听了自己的建议,自己就会变成一个好官;不听,我还是会变成一个好官,我为啥不有事没事吼两嗓子呢?

  但天天发生的事就那么多,总有说完的时候。于是这帮言官发扬了没事也要挑事的风格,捕风捉影、皇帝私事,甚至乱泼脏水——至此,言官就开始变味了。也从此,各方大佬见识到了言官的巨大杀伤力,开始拉拢言官。

  此外,由于朱元璋极其讨厌贪污,所以对官员没啥好感。建国之后就把官员薪俸压的很低,到言官这一级别,薪水可以说是微乎其微了。所以言官想挣钱的途径只有一个——往上爬。快速往上爬的途径只有一个——抱大腿。要么抱皇上的,要么抱大臣的;但是方法只有一个——引起他们的注重。而引起他们的注重方法不多,适用于言官的就是骂人。

  所以说,这是有一套完整的逻辑的。虽然这事有点风险,但只要不被人搞死,就算是致仕回家,早晚也能飞黄腾达。所以说,言官刚开始骂人是为了国家社稷,后边骂人就开始掺和自己的私心了。

  而万历时期就更狠了,罚俸。你不是没钱吗?工资也不发了。你让言官上哪说理去?没钱怎么办?只能更加坚定他们抱大腿的心思。但抱大腿不是白抱的,你得给人家干活。骂好了给你升官发财,骂不好你就得多坐几年冷板凳,甚至滚蛋回家。

  本来属于中立派的言官就这样逐渐加入了各个阵营,成为明末党争的马前卒。天天骂这个骂那个,一点实事也不干,就嘴皮子利索。到最后,崇祯只能在他们的骂声中无奈的看着明朝灭亡。也不知道当初朱元璋会不会想到有如此后果。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故事亭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