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故事 > 正文

日本压制军队的怪象:炸弹上写着“送给蒋介石”

  战后,在吉田要求外务省研究“日本外交的过失”的文书中,对缔结防共协定曾作了这样的分析:“除满意了日本希望挣脱在国际上的孤立处境的感情外,没有带来任何利益。”(小仓和夫,《吉田茂自问》,藤原书店)

  宇垣内阁流产后,林铣十郎内阁诞生(1937年2月),石原莞尔如愿以偿。至此,日本外交迎来了一个转机。西安事变后,日本海内也开始出现了调整对华政策的机会。亲英美派的佐藤尚武就任外相,他试图纠正以前那种挑衅性、谋略性的华北分离工作。然而,林铣十郎内阁解散众议院的强硬做法引起了各政党的反抗,结果短短四个月就倒台了。

  时间到了1937年的日中战役前夜。那么,有没有办法不走上那条道路呢?——研究日本近代史的臼井胜美提出了这样的疑问,他在自己的著作中写道:“我认为‘有’。办法就是,继续佐藤外相的革新对华外交的路线。”(《新版日中战役》,中公新书)

  但是,在下一届的近卫内阁中,广田再次就任外相,“广田外交”复活。在广田外相领导下,担任外务省东亚局局长的石射猪太郎这样评价广田:“他是真心实意的和平主义者,是国际协调主义者,我对此毫不怀疑,但他却是一个无力抵挡军部和右翼势力的人。”(《外交官生涯》,中公文库)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故事亭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