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故事 > 正文

抗战中的军犬大战 中国土狗怎样大败日本战狼

  导读:自从世界上有战役以来,犬一直是军人的得力助手,在战役中累建战功;就是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它仍活跃在世界各国的军队中,战斗在公安和国防线上,担负侦探、追踪、反特、防暴等特别任务。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军犬参加反侵略战役也屡见不鲜。在中法战役中,黑旗军首领刘永福的爱犬--黑虎,在闻名的谅山大战中专咬法国侵略军扛旗士兵的喉咙,致使法军士兵望旗生畏。时至今日,在广东陆丰碣石镇北郊,刘永福的"义犬冢",仍赫然屹立。在中日甲午战役的黄海海战中,"致远"号管带爱国将领邓世昌,在军舰爆炸淹没后落水,被其爱犬救起,最后爱犬同他一起沉入大海,这只犬的献身行为,催人下泪,一直为天下英雄所敬佩。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使用军犬成为西方国家的热门。德、意、比、英、法等国都编有军犬勤务分队。当时,德军有4万之众的军犬在军队中服役,其足迹踏遍整个欧洲、伸到非洲和亚洲的部分地区。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军犬数量剧增,同盟国和轴心国共有25万条军犬。美军以2万条军犬编成的"K-9部队",配合各军兵种执行探雷、侦探、传令、警戒、放哨和拉雪橇等任务。

  今天我们要说的是抗日战役中中国"板凳狗"大败日本狼青。二战的中国战区,日军也常常使用军犬。日本军犬的主要品种是来自德国牧羊犬的血统,后经过改良,性情凶猛,称为日本狼青。

  在抗日战役最艰苦的相持阶段时,日寇发动了所谓的"山林扫荡战"。在这样的战斗中,日军使用狼青搜索我抗战部队。有时我抗日军队辛劳布下的埋伏,就毁在日本狼青的鼻子底下。国民党有多次撤退部队,都因被狼青追上而全军覆没。后为破解日寇的军犬战术,国民党军预备以犬制犬,聘请我国现代军警犬鼻祖董翰良先生研究破敌之策。

  董先生是浙江绍兴人,自幼爱养犬,年轻时赴日本留学,入日本警察学校养犬科学习,后由日本派往德国警察学校警犬科深造。受聘研究破敌军犬战术后,董先生多方调查、研究,发现其老家的一种俗称"板凳狗"的矮脚土狗,性情凶猛好斗,兴许可以击败日军的狼青。他紧急在浙江招募狗兵,一大批板凳狗光荣入伍成为中国军队的军犬,加入到打击日本法西斯的队伍中来。这些板凳狗经过短期强化练习后,参加了攻击日军狼青的战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故事亭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