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1945年,太平洋战役基本上胜败已分,曾经不可一世的日本联合舰队已被打得七零八落,大批舰艇散落在东南亚相互孤立的岛屿上。眼见盟国海军取得显赫战果,曾被日本人羞辱过的英国海军也决心展开“独立自主”的复仇行动。他们的猎物是停靠新加坡港的日军重巡洋舰“高雄”号,这艘巨舰配备各类巨炮,英国人决心用水雷和炸药除掉这个“海上巨兽”,向美国盟友展示大英帝国的“不朽军魂”。
英军造“水下刺客”
20世纪初叶,英国海军傲气十足,视战列舰为掌上明珠,对潜艇不屑一顾,认为那只是少数发明家们的荒诞想法。然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海军率先把潜艇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一度把醉心大舰巨炮的英国海军打得极为狼狈。即便如此,顽固的英国海军部仍旧拒绝接受潜艇。然而,面对二战爆发后轴心国势力在世界各个角落咄咄逼人的进攻,处境艰难的英国海军终于不得不开始组建潜艇部队。
1940年,英国海军部接受了克伦威尔瓦利海军中校的潜艇设计方案――一种长约15米,有一个逃生舱,排水量仅36吨的袖珍潜艇。第一艘艇建成时,代号X型艇。1944年,瓦利对设计进行修改,并建造了11艘,称作XE型艇(编号从1到12,11号空缺)。同年7月,其中6艘艇由“邦纳文彻”号货船搭载,运到太平洋地区参加对日作战。XE型艇并非普通大型潜艇的简化版,它们的使命就是突入敌港,攻击锚地停靠的舰船,说白了,它们是“水下刺客”,玩的就是出其不意,假如与敌舰正面对决,XE型艇就是一副“铁棺材”,毫无还手之力。
XE型艇没有上层建筑,不携带鱼雷,艇体被分成4个舱:一号舱(首舱)是蓄电池舱;二号舱是逃生舱,蛙人也从此舱出入;三号舱是控制舱,装有操舵装置、平衡系统、浮潜系统、空调和潜望镜等;四号舱(尾舱)是机舱和电动机舱,并装有压缩空气机。XE型艇有3个主压载水柜,另有首尾平衡水柜,一个补重水柜,一个速潜水柜。武备为2个浮简,分别挂在艇的左右两舷,里面可以装定时水雷,也可装高爆炸药。此外,XE型艇上还装有一个强力割网器,蛙人可以用它割破防潜网。
目标“高雄”号
1945年5月,纳粹德国投降,欧洲战事宣告结束,同盟国得以把更多部队投向印度洋和太平洋,其中英国海军把打击重点放在日军舰艇云集的东南亚交通咽喉――新加坡。据侦探,新加坡港内泊有日军重巡洋舰“高雄”号,排水量13400吨,装有10门203毫米口径的主炮,舰员编制835人。1944年10月,“高雄”号随日军舰队进击菲律宾莱特湾时,在巴拉望水道遭到美国“海鲫”号潜艇攻击,伤重撤到新加坡。
英国海军决定拿“高雄”号开刀,行动计划是XE-3号艇由“冥河”号潜艇从文莱基地拖曳出海,前往距新加坡港大约40海里的出击水域。航渡期间,袖珍艇每隔四小时上浮换气,其余时间在水下潜航。
XE-3号艇安排了两套操作班底,先由“航渡艇员”驾驶,“战斗艇员”则在“冥河”号上养精蓄锐,到达出击水域后,“战斗艇员”替换“航渡艇员”,脱离母艇独自进港作战。根据计划,XE-3号艇的“战斗艇员”有4人,分别是弗雷泽上尉,史密斯中尉,里德中尉和马金尼斯一等兵,艇长是弗雷泽上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