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故事 > 正文

儒学的根本精神与特性是什么

  长期以来,学界对于儒学的性质,儒家、非儒家或反儒家等问题的看法,各不相同,即使在儒家内部,见解也不尽相同。例如,很多人认为儒学是一种“伦理本位主义”哲学。我认为,这种定位忽视了儒学的道德主体性与人文性。儒学就本质而言是以内在道德而非外在伦理为本位的。儒家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是有道德的。人生的根本意义和价值,就体现在对理想道德境界与完善人格的不懈追求之中。但儒学的道德理想并不是脱离社会实践的道德空想,而是对人的价值的根本性肯定,是一种“以人为本、以德为体”的人文主义思想体系。所以,儒学在本质上是道德人文主义哲学,儒学的根本精神是道德人文精神。在我看来,儒学具有以下五大特性:

  首先是道德的主体性。孔子说“仁者人也”、“仁者爱人”,就是讲道德之“仁”是人之立于世界的根本依据。孟子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是讲人是有道德、有善性的。荀子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离开了道德仁义,人便与禽兽无异。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故事亭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