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故事 > 正文

三国演义之:青年才俊诸葛亮是如何找工作的?

三国时期的蜀汉丞相诸葛亮从建安十二年(即公元207年)出山辅佐刘备,到建兴十二年(即公元234年)病死五丈原,前后效力于“刘氏集团”近三十载。

(图)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

实力薄弱的“刘氏集团”也因这位青年才俊的加入而一步步走向强盛,诸葛亮作为“刘氏集团”的战略制定者,也是建设者之一,他见证了集团发展的前后。从对工作的规划及其选择的角度来看,诸葛亮无疑是成功的,也为后人树立了一个榜样,那么身处乱世的诸葛亮到底是出于何种原因才选择“刘氏集团”的呢?

诸葛亮的出身并不显贵,他在正式上班之前“躬耕于南阳”,对此陈寿在《三国志》上是这样说的:

“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圭,字君贡,汉末为太(泰)山郡丞。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玄卒,亮躬畊陇亩,好为梁父吟。”

父亲虽然做官,但很早就过世了,诸葛亮和弟弟诸葛均就跟着叔叔诸葛玄,按理说凭诸葛亮的才华和能力在叔叔诸葛玄的身边混个一官半职问题也不大,但不幸的是诸葛玄的官位也搞丢了。

所以最后诸葛亮“躬耕于南阳”好像多多长少带有一点无奈.但他可不是一个简简朴单的农民,陈寿也对此做出了自己的评价:“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每自比管仲、乐毅”(语出《三国志·诸葛亮传》),“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卧龙、凤雏……诸葛孔明、庞士元也”(语出《襄阳记》)。所以,早在诸葛亮正式找到工作之前,他的名声就已经传播在外了,在当时绝对是个青年才俊。

再看看当时的社会状况,简直乱成一锅粥了,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但是却也不乏实力雄厚的公司,北边的“曹氏集团”、荆襄地区的“刘表集团”以及江东的“孙氏集团”等,实力薄弱的小公司也很多,刘备的“刘氏集团”就是其中之一。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故事亭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