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历史书,看到近代这一段,很难不产生一些自卑感。鸦片战役,中国被数千英国人打败,从此就开始了被虐的节奏。甲午海战,被日本打败,小弟朝鲜保不住,台湾又被日本抢了。八国联军打进中国,首都北京守不住,慈禧一溜烟跑到西安,回过头,还得赔钱割地。后面又是九一八事变以及全面抗战。
反正一提就是半殖民半封建。当然,确实也是这么一个情况,但是不是真的就触底了呢?
事实上,在那个时候,中国在一些国家眼中,还是老牌大哥大呢。
比如清末光绪大婚,很多国家派使者团来祝贺,颇有万国来朝的回光返照之感。
当时,琉球国就曾经想派人来,想重申跟中国之间的宗主关系,可是被日本阻止了。
甲午战役之前,清国的自我感觉也还是不错的,虽然前面败给外国人,但没有关系,在亚洲还是老大哥嘛。这也不是清国自己的看法。在外国眼里,同样如此。
比如那会,袁世凯在朝鲜驻军,朝鲜就有一个事大主义。
所谓事大主义就是事奉清国,向清国称臣纳贡,当时的朝鲜未代皇妃明成皇后就是这个政策的支持者,后来,明成皇后被日本浪人刺杀了。
我们再来说说民国。似乎民国也是一团糟,军阀混战,强敌环伺。但民国时期,中国在很多国家眼里,竟然也还是老大哥。
比如韩国,当时朝鲜半岛被日本侵占之后,韩国组了一个流亡政府,这个流亡政府的大本营在哪里呢?
就在上海。
再说个有趣的事情,当时的缅甸被英国占领,缅甸有一些热血青年也想搞独立战役。但是,去那里争取增援呢?
没错,到中国来。
被称为缅甸“国父”的昂山坐商船来到中国的厦门,预备寻求中国的援助。
那是1940年,抗日战役已经爆发,中国自身都处在存亡的要害时期,但在缅甸的眼中,中国依然是可以寻求增援的对象。
可惜没有接上头,昂山被日本特务发现了。日本人拉拢缅甸,开始跟缅甸达成合作关系,缅甸从此跟在日本后面,帮助日本。最终还封锁了中国抗战后援大动脉中缅公路,这才引出了中国远征军的浴血历史。
后来,昂山看形势不对,又在缅甸组织抗日,成为抗日英雄。现缅甸领导人昂山素季是其女儿。
可见,在那会,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并不是一落千丈,尤其在东北易帜后,中国从形式上达成了统一,中国的外在形象还是可以的,很多不平等条约也开始解除。
27年收回汉口、九江的英租界,29年收回天津比租界,30年收回厦门英租界等等……
到了太平洋战役爆发,国民政府的地位又高了,成为联合国宣言的四大签名国。白宫让胡适带话给重庆:可告知蒋中正先生,我们欢迎中国为四强之一。
开罗会议,蒋介石跟罗斯福、丘吉尔这些世界强国领袖开会。可以说,抗战结束之后,因为日本的战败,中国又重新回到了亚洲第一国的位子。
当然,当时的中国还有很多问题,比如民生问题、经济问题、军事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国民党最终失掉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