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故事 > 正文

基辅战役苏军损失60万:使得斯大林重识朱可夫

  战将朱可夫——也曾是一颗陨落的新星

  战役与和平是千古话题。失败与胜利是千古话题。

  两个千古话题之间,站着披甲执锐的军人。和平时期枕戈待旦,战役时期横刀立马。

  但更多见的是和平时期未能枕戈待旦,于是战役时期也就无法横刀立马。

  因此,即使是在同样经历的军人之间,失败与胜利的悲剧喜剧也是连绵不断。有些人因胜利其名字登上历史的英雄榜,有些人则因失败其名字被钉上历史的耻辱柱。

  上一篇我们讲到了苏联卫国战役初期那个悲剧性人物:西部特殊军区及后来的西方方面军司令帕夫洛夫大将。这一篇我们讲他的同伴、战友,莫斯科保卫战期间的西方方面军司令朱可夫大将。

  朱可夫还用讲吗?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负盛名的苏军将领,他的名字即使在今天的俄罗斯,也与苏沃洛夫、库图佐夫一样,是胜利的象征。

  战将朱可夫——胜利的象征

  真是危难时刻。真是字字千钧。

  朱可夫军事生涯中先后指挥了无数个战争,包括辉煌的攻克柏林大会战,但没有哪一次战争像莫斯科保卫战这样要害,没有哪一句话如“我们能够守住莫斯科”这样字字千钧。

  一句古谚语说:“性格即命运。”帕夫洛夫与朱可夫的差异当然不只是性格,但两人的命运在战役中被岔开,永远不再会合。

  我常想:假如当时不发生战役,又会如何?

  假如不发生战役,两人当然都能够在苏军中平步青云,帕夫洛夫还很可能走到朱可夫前面。

  但战役发生了,不以人的主观为转移。战役撕去一切假面,对军人做出最严肃无情的淘汰和筛选。

  我又想:假如历史能够重新开始,又将如何?

  如何历史能够重新开始,帕夫洛夫肯定会对他的观点和做法做出大幅调整,向他的同事和战友朱可夫靠拢;那么希特勒的军队就不可能如此顺利地长驱直入,悔过的帕夫洛夫同样可以享受到英雄的辉煌。

  但历史无法重新开始。

  这正是历史的庄重和悲壮。

  朱可夫也不是从来不犯错误的天才。后来人们把他的种种缺点罗列出来,如骄傲、专横、跋扈、“波拿巴式人物”等等。主观上说,那是因为他的毛病也不少;客观上看,那是因为战役已经过去,和平已经到来。

  在灾害危重、艰难困苦的战役时期,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支军队能够有这样的军人挺身而出,那是民族有幸,国家有幸,军队有幸。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故事亭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