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鹿们悄悄地站在夜空之下,鹿角在月光的照耀中轮廓清楚,目光坚毅地望着主人。它们鼻孔中喷吐着白气,而蹄子则深深嵌进厚厚的积雪之中。它们等待着指挥官的命令,时刻预备牵引装满礼物的雪橇冲进冰天雪地的黑夜中,并将礼物送到满怀期待的人们的手中。
这幅画面或许会让人想起圣诞老人的九只雪橇鹿,但是这里的故事并不属于它们。这是一群无名驯鹿的故事,这些可爱的动物们用自己的生命为反击纳粹的自由事业作出了贡献。
1941年间,大约有六千只驯鹿和超过一千名驯鹿人冒着生命危险参与了增援受困苏联红军的作战行动。这些人大多来自摩尔曼斯克、阿尔汉格尔斯克和科米的涅涅茨族,他们承担着运送弹药、食品和进行通讯联络的军事任务。
二战期间北美生产的战役物资和弹药中大约有25%都是通过白令海峡运送到苏联的。恶劣的天气给这些运输线路造成的困难和德国人的袭扰一样严峻。
在这种寒冷的环境中驯鹿是最佳的运输动物。更令人惊异的是,驯鹿运输并非苏联人的独创,芬兰军队已经在1940年的苏芬冬季战役中使用过萨米驯鹿运输武器装备。
二战期间,苏联红军的驯鹿部队在摩尔曼斯克和卡累利阿前线构筑了一道长达1300公里的补给线。这份工作非常艰辛,而暴风雪、风雪堆和时常突破零下30度的低温都让运输旅程布满着死亡威胁,更别说德军常常发动的进攻了。
1941年前往北方前线的800名驯鹿人中有200人最终没能归来,而战役结束的时候几乎一半驯鹿和驯鹿人都牺牲了。
据驯鹿人弗拉基米尔·卡涅夫(Vladimir Kanev)在其著作《与驯鹿一同奔跑:俄国拉普兰地区的遭遇》(Running withReindeer: Encounters in RussianLapland)中介绍,卡涅夫与其他俄国同胞们“匆忙穿梭于前线,将尽可能多的炮弹和地雷装上雪橇……在那之后,还要在整个冬天往来于摩尔曼斯克和利察之间。”
当运输的任务不太重时,驯鹿部队会被派到其他重要的任务中去。驯鹿人需要营救坠机的飞行员,而驯鹿们则要用雪橇带他们脱离险境。
卡涅夫接着回忆道:“我们时常要在枪林弹雨中奔走,将伤员用鹿皮裹起来并固定在雪橇上送到医院去。”
驯鹿还被用来将坠毁的飞机拖回基地,这样一来飞机工程师就能回收部件了。人们很轻易想象驯鹿拉雪橇的场景,但驯鹿拖飞机可能就不那么常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