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故事 > 正文

壬辰之变:明朝军队与日军在朝鲜的火器大战

  朝鲜国王李昖问道:“铳筒(指日本人的鸟铳)之声,不与天兵(指明军)之火炮同耶?”李德馨回答:“倭铳之声,虽四周俱发,而声声各闻,天兵之炮,如山崩地裂,山原震荡,不可状言……”李昖惊叹道:“军势如此,可不战而胜矣!”

  现代战役很少见刀光剑影,能见到的大多是枪炮所带来的滚滚硝烟,你略窥一下仍在燃烧的加沙战场便知,开战便意味着枪林弹雨和炮火连天。

  古代战场是否只见血腥而不闻硝烟呢?否。公元十六世纪时,大明朝便与日军在朝鲜平壤,真枪真炮的大干了一场,大炮对鸟铳,硝烟弥漫。新华网刊载文章记录了这场大规模的战事,在战火燃烧的平壤,明军用火力最猛的大炮抗日援朝,成功击退日军。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说到古代战役,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只是一片刀光剑影,与现代战役中的枪林弹雨完全不同。殊不知,在古代,同样也有与现代战役一样的炮火连天。自从唐代开始尝试将火药应用于军事,经过历代不断的改进,使用火药作战的方式已经名目相称繁多了。特殊要注重的是,是利用火药来推送弹丸的金属管形火器,其主要分为炮、枪两大类,并在战役中逐渐取代刀、剑、弓箭等冷兵器的地位,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例如公元十六世纪,明军与日军就在朝鲜平壤爆发了一场用大炮与鸟铳互相射击的大规模战事。

  日本的实际统治者丰臣秀吉1592年发动二十万大军,渡过朝鲜海峡,于4月13日在朝鲜釜山登陆,开始了侵朝战役。日军一路所向披靡,连克汉城、开城、平壤。朝鲜军民望风皆溃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故事亭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