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故事 > 正文

佛教圣地印度民族精神的象征 耸立的阿育王柱

  阿育王柱离红堡不远,在朱木拿河畔,一根光秃秃的石柱高高地耸立在一座古堡之顶,这就是有名的“阿育王柱”。公元前孔雀王朝的名君阿育王为了弘扬佛法,晓喻子民,曾直立此石柱。阿育王柱高12.97米,底部直径约1米,顶部直径约0.65米,重27吨。柱表原为镏金,现已脱落。

  石柱顶端则雕刻有不同的图案。在闻名佛教圣地鹿野苑直立的石柱,柱顶是四只相背而踞的雄狮。石狮昂首蹲踞在钟形的倒置莲花上,莲花四面分别雕有牛、马、象、狮四种动物,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每种动物又以法轮隔开。整个柱头以灰色大理石雕成,雕造精美,打磨细腻。雄狮象征着孔雀王朝大一统帝国的威严气魄。莲花和法轮则是佛教的象征,表明阿育王以佛法管理天下,教化四方。这一石柱于19世纪出土后,成为印度民族精神的象征。印度政府1950年决定将其作为国徽图案,以其体现印度悠久文化的自豪感和国家独立的民族感。

  可惜的是这一精美的柱头已与石柱分离。该柱原立于朱木拿河东边的米鹿特,14世纪时,伊斯兰教的帝国王命人将其移于德里的王宫。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故事亭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