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党卫军,大家浮现出的可能是那一身黑色的制服,以及最具标志性的两道闪电外形的SS徽记。作为一个连德国人自己都害怕的组织,党卫军士兵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趣闻】:党卫军在1943年时曾试图逮捕华沙犹太区居民,当地犹太人发起反抗,战斗爆发。波兰地下武装组织协助犹太抵挡分子将武器偷运进华沙犹太区。犹太人就利用了这批武器对抗纳粹。
《黑色雪绒花:党卫军士兵回忆录》中一位党卫军士兵在目睹军官在战斗中去世后,回忆道:“指挥官看我们路过,便要求我们帮忙把担架抬到阳光下。他留下和他的伤员在一起,指挥官一边安慰着他一边握着他的手, “你会好起来的,他们立刻就来帮你治疗了。”可是,这个年轻的军官死去了,他也知道。就在他失去知觉前,我闻声他喃喃地对他的指挥官说道:“不要,永远不要背弃元首。”
“那一天,在旷野里的这一刻我才明白了,我们看见这名年轻的军官保持着他的忠诚,甚至超越了对死亡的恐惊。”
“回到了自己的故土,但那种被关押的感觉却加强了。当时,经过漫长的拖延后,我们的火车终于离开了罗米利,这看起来是个大有希望的开始。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我们的前景好像一片光明。”
“我们要回家啦,光是这个念头就足够我们布满期盼了。车轮滚滚,我们进入了德国, 我越发兴高采烈。每过一小时我都觉得离自己家越来越近,有那么一刻,我们甚至看见哈茨山出现在东方的薄雾中。可是,随着火车开向北方,就越来越让人失望了,我们经过的车站、城镇、工业区,越来越多地显露出我们国家在战役后期的那几年所遭受到的痛苦和可怕的创伤。”
1945年2月,德国,从德累斯顿城市大厅看旧城区的景象,该地几天前刚刚被超过3600架飞机投掷的,超过3900吨高能炸弹和燃烧弹血洗,摧毁了市中央15平方英里的地区,死亡超过22000人。
1945年2月13-15日,德国,德累斯顿被英美联军轰炸后,尸体推在一起火化。这次轰炸在战后一直被问责:在有历史意义的城市中央轰炸是否是合理的军事行为?
“我们到底在期盼着什么呢?某种奇迹?经过了曼海姆、卡塞尔、汉诺威和不来梅,我们能想象所看见的这一切在废墟上得到重生吗?我们面临着一个严重的现实。”
作为一名被人看做魔鬼的党卫军,在战俘营里他也曾求助于牧师。牧师开解他:“就算在外面,你也不会得到你设想的那种自由。总有一些道德上的责任,或者是法律的规定,或者是赤裸裸的要求,这些都会限制你的自由。我猜想,你在这个战俘营里得到的自由也许比你最后几年当兵时的自由要多。你不这样认为吗?说得再远一些,你甚至可以认为,我们在战败中得到了解放。”
他觉得很震动:“您怎么能这么说!难道要我提醒您不来梅那些因为轰炸而无家可归的市民吗?还有数以百万的德国人从东方被驱赶。你认为他们会觉得自己被解放了吗?至于我,我是自愿服役的。”“在我看来,我自己选择的束缚现在被不是自己选择的束缚所替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