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故事 > 正文

日本明治维新以后为何突然允许百姓拥有姓氏?

  日本的一般民众是在进入明治以后,才有姓名权。何以会有如此变化呢?首先日本新政府立志改革,建设“文明开化”的近代国家,公布“万民平等”以树立日本人的自立精神,此福泽谕吉等所谓的“一人独立则一国独立”,老百姓连姓名都没有就更别谈什么“文明开化”!

  其次1869年以后将军、大名“版籍奉还”,于是土地、人口治理一律收归明治政府,名义上属于天皇。但明治新政府在课税征役时发现,许多日本人无名无姓,治理起来很麻烦。为了方便户籍治理和激励国民,明治政府便于1870年决定,一般老百姓可以拥有姓氏权,可以给自己取姓。

  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日本农工商已经奴化,加之习以为常,或是不识字不会取的缘故,竟然响应号召的人并不太多。于是,明治政府不得不于1875年再次下令,要求“凡国民必须有姓氏”,没有姓的则给他起名起姓,否则受罚。这样一来普通老百姓才急急忙忙请人取姓,才开始有了姓氏,于是出现了许多非常古怪的姓。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故事亭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