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故事 > 正文

卓文君是个怎样的女子?她的结局好不好?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世间男男女女大多渴求碰到真爱,可地球上这么多人,你知道碰到真爱的概率是多长吗?

  西汉才女卓文君便碰到了,不过差点惨遭抛弃就是了,中间的故事布满了波折。数千年来,人们都赞叹于这个女人的聪明,居然只用了三首诗就挽回了丈夫的心。

  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故事,大家应该不生疏吧。卓文君本是蜀郡临邛的冶铁巨商卓王孙之女,她美貌出众,才智过人,精通音律,贤淑温柔,知名当世。

  十六岁时,卓文君出嫁,几年以后丈夫不幸病逝,她搬回了娘家。虽然卓文君成了寡妇,但仍旧有许多人仰慕她,求亲之人是络绎不绝,但都被她拒绝了。

  司马相如少年英才,他二十多岁的时候用钱给自己换了个官,做了汉景帝的武骑常侍,由于景帝对他的才能没有爱好,所以一直受不到重用。

  直到碰到梁孝王刘武,司马相如才似乎碰到了知己,此后他因病退职,到梁国投奔梁孝王去了,就是那时他给梁孝王作了一篇闻名的《子虚赋》。梁孝王急病去世后,司马相如就回到了成都。

  相如的归来,对临邛县来说,就像是平静的湖面忽然被投入了一颗石子,荡起一圈圈的涟漪。当地的两个富人卓王孙和程郑听说临邛县令和相如的关系不错,而相如又曾是梁孝王的宾客,是大人物,就合计办一场酒席,把人请来看看。

  相如被县令怂恿着参加了这场酒席,他的风姿倾倒众人,就连卓文君看了也忍不住多看两眼。

  酒席上,相如也对漂亮的卓文君一见钟情,当众人起哄让他弹奏一曲的时候,他就顺手弹了一首《凤囚凰》。其他人不知道,但卓文君看见相如的眼神,就知道这极可能是他在借曲子向自己表白。

  卓文君自卑又欢喜,卑的是她嫁过人死了丈夫,喜的是相如居然看上了她。酒席过后,相如派人以重金赏赐文君的侍者,文君见相如对她情深义重,便收拾包袱,当夜便与他私奔了。

  为何要私奔?因为相如家景贫寒,而文君的父亲素来看不起寒门书生。果然,当卓王孙得知文君与相如私奔的消息之后,他大发雷霆,竟公然宣称要与文君断绝父女关系。

  文君与相如婚后的生活虽然拮据了些,但他们十分恩爱。文君为了让相如过得不这么辛劳,就与相如商量,向她的哥哥们借点钱做卖酒的生意。经过哥哥们的劝说,卓王孙心软了,他分给文君和相如奴婢白人,银钱百万,夫妻俩才过上富贵的生活。

  后来,相如的《子虚赋》受到汉武帝的赏识,得到重用,被调去了京城。京城是多么繁华的地方,相如一去就乐不思蜀了,久而久之他对文君的情意也徐徐淡化,竟看上了京城的美貌女子,打算弃妻纳妾。

  他写了一封信给文君: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文君看过信后很是伤心,她说,少了一个字,亿。相如对她独独没有“忆”,这是要抛弃她了。

  文君不愿放弃这段感情,就写了闻名的《白头吟》、《怨郎诗》、《诀别书》寄给相如。相如看过三首诗后,追悔莫及,马上放弃纳妾,决定和文君相濡到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故事亭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