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故事 > 正文

16世纪波兰宗教改革是怎么回事?改革成功了吗?

  今天故事小编给大家预备了:十六世纪的波兰宗教改革,感爱好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和西欧、中欧国家一样,随着经济、技术和思想启蒙的提升和出现,还有"胡斯战役"的影响,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解除传统宗教对人的压迫和禁锢,获得真正的自由和解放。波立联邦海内就开始了宗教改革运动。波兰拥有传统的天主教信奉历史,海内宗教势力空前强盛。教会利用权势将大量资源聚集在手中,无论是平民、市民、农夫甚至是中小贵族都对宗教势力怨声载道,在这个历史条件下,宗教改革运动就出现了。16世纪中叶,把握大量政治和经济资源的贵族阶级成为了宗教改革最主要的推动力量。

  普鲁士公国早已把路德宗定为国教。以柯尼斯堡大学为中央,被翻译成波兰语的路德宗书籍流通全国,在年轻一代获得了较多拥趸。西吉斯蒙德一世时期,受新教影响严峻的格但斯克市爆发了宗教叛乱,一度取得成功,但很快就被国王率军镇压,几位领袖全部处死。在西吉斯蒙德一世时期,他颁布了专门针对宗教改革的法令,一直持续到1543年。波兰新教的影响力止步于几个较大较繁华的边境城市,并没有进入内地。

  到1570年,波兰立陶宛地区的新教势力达到巅峰。700多个新教教会里,有420+是加尔文宗,140+为路德宗,剩下的是阿里安宗及其他教派。新教徒的比例分布比较有意思,波立联邦的贵族巨头中有一半都是新教徒,到施拉赫塔和市民阶层,这个数字降为25%,到广大农夫阶层,这个数字已经降为5%。可以看出,物质条件更加优良的人有更多机会和意愿接纳新的思想,反之则更加保守。

  西吉斯蒙德二世对待宗教问题要宽容的多,也是在他统治期间,波兰教区与罗马教廷的从属关系被进一步削弱,但相比进行深刻变革的中欧地区,波兰的宗教势力并没有受到根本性的动摇,教会的财产也没有被剥夺,这为后来宗教改革的失败埋下了祸根。

  然而革命的道路从来不乏强盛的敌人,16世纪中叶,在今天意大利北部城市特伦托举行的"特伦托宗教决议"(Council of Trent)对波兰新教势力的增长予以重创。特伦托宗教决议在改革一部分天主教弊端(如取消赎罪券和会吏长职务)的同时,建立教会学校,严打一切"异端学说",强调了教会什一税和罗马教廷不可动摇的权威地位。不过有趣的是,特伦托决议虽然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新教崛起的势头,但对自己也构成了相称程度的改革。

  举个例子,天主教会就像一个长着大肿瘤的病人,新教势力像一个持手术刀的医生。病人被逼到无路可退的时候,自己抄起菜刀把肿瘤砍了一大块……天主教会反对新教势力的特伦托决议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了新教徒希望他改革的一部分,不得不说很讽刺。

  虽然西吉斯蒙德二世持宗教宽容政策,但这并不代表他是新教徒,更不代表他会主动支持新教的发展,实际上他也是个传统的天主教徒。因此,1564年他便接受了特伦托宗教决议,同年8月7日,他将许多外国新教徒驱逐出境。然而西吉斯蒙德二世去世后一年,宗教改革以一种特殊的姿态在波兰结出了硕果。

  1573年1月28日,全波兰宗教代表签署的华沙联盟让本该轰轰烈烈深刻变革的宗教改革运动以一种非常"波兰风格"的姿态完成了阶段性胜利。虽然波兰天主教势力没有被连根拔起,但大家以各退一步的方式达成了某种妥协。在中欧,新教徒和天主教徒是水火不容、有你没我的。而在波立联邦,大家通过握手言和承认了彼此的存在,宗教战役被掐死在了摇篮里。当时的波兰用天主教改革者红衣主教斯坦尼斯劳斯·霍苏斯(Stanislaus Hosius)的话来说,她变成了"异教徒的避风港"。

  天主教团体耶稣会(Society of Jesus)在反宗教改革的斗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在波兰境内大量开设分布,到17世纪中叶,波立联邦境内新教势力蓬勃发展的劲头遭到了遏制和反击,但他们还是在波兰这块土地上扎下了根。耶稣会在波兰施拉赫塔中广泛传教和参与到贵族个人的宗教活动中去,逐渐扩大了政治影响力。他们还为许多波兰农夫施加优惠和福利,大量创办教会学校。

  在耶稣会的"凶猛攻势"下,波兰宗教改革的力量越来越小,有许多贵族重新皈依天主教。但凡事总有两面,耶稣会为争取底层人民所做的努力却是实打实的加速普及和提高了波兰民族的文化水平和民族认同感。后来西吉斯蒙德三世执政期间,他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认同了罗马教皇在布列斯特会议上关于将天主教和东正教合并的决议。这一下可炸了锅,波兰东部和东南部的东正教徒立马不干了,原本大家和平生活在一起井水不犯河水,这件事过后太平日子就到头了。哥萨克小规模叛乱的频率开始显著增加,东部边境暗流涌动。西吉斯蒙德三世的这个决定,为此后波立联邦的种种叛乱战役埋下了隐患。

  "宗教改革在波立联邦以失败告终,波兰当时虽然以宗教宽容的政策维持了很长时间的和平,但波兰宗教并未实现统一,波兰西部居民信奉路德宗,中部信奉天主教,东部信奉东正教。假如说新教和天主教勉强算一家,那对于东正教徒来说,以东正教为国教的沙皇俄国的宗教归属感远比波兰要强。一句话概括,布列斯特决议激化了波立联邦海内天主和东正教徒的矛盾,这在后来与俄国的漫长战役中起到了绝对的负面作用。" —沃·兹基硕德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故事亭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