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文的意思_典故出处_造句及近反义词-颐指气使:典故出处与意义
“颐指气使”这个词汇是形容人的态度高傲、傲慢自大,甚至有一定的欺压行为的含义。它来自于古代的典故,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分析一下。
典故出处
“颐指气使”的典故出自《庄子》中的一则寓言故事。其内容是一个叫做皮鞭屠的地痞流氓向一个高僧央求一只塞耳的青蛙,高僧答应了他的请求,但皮鞭屠非常不满意,对高僧恶语相向、压榨百姓,最后被青蛙所救,并被高僧处以无期徒刑与重重罚金。
意义分析
从这则典故可以看出,“颐指气使”所代表的行为是不仁、不义的行为。颐指是指高人居高临下的姿态,气使则代表强制别人服从自己的意志,这种行为在现代人们看来是一种势利的态度,是一种不道德的表现。因此,人们都对此表示厌恶与鄙视。
造句与反义词
造句:那个领导太颐指气使了,不管下面的员工怎么说,他总是一概而论地否定。
反义词:谦虚谨慎。谦虚谨慎的人不会出现专横跋扈的行为举止,总是表现出一种平和与和谐的态度。
小结
“颐指气使”这个词语源于古代典故,其本质是不道德、不仁的行为,被现代人们所深恶痛绝。因此,平日里,我们更应该谦虚谨慎,处处与人为善,避免让自己成为一个“颐指气使”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