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眸皓齿的意思_典故出处_造句及近反义词-明眸皓齿的含义
明眸皓齿,指眼睛明亮,牙齿洁白。这是形容人容貌美丽、清新脱俗的一种词语。
明眸皓齿的典故出处
“明眸皓齿”最早出现在唐代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明月随飞车,暂伴月将影。行人 胡马 夜泪湿,忽见陌头杨柳色。此次乘舟,明月照我行。酒酣胸胆尚开张,思 女 神会 雪花。君泪盈襟我泪满面,别时茫茫江浸月。
“明月随飞车,暂伴月将影。行人胡马夜泪湿,忽见陌头杨柳色。”这两句诗颂扬了离别之情,同时描绘了行人的哀伤之情,特别是其中“明眸皓齿”的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作者“思女神会,雪花”时内心的感受。这里的“明眸皓齿”体现了白居易对女性清新脱俗、美丽动人的向往和赞美,也成为后来“明眸皓齿”的常用词语。
明眸皓齿的造句
她那明眸皓齿,让我无法抗拒。
你是如此的美丽,明眸皓齿令我感到惊叹。
他明眸皓齿,风度翩翩。
明眸皓齿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美丽动人、貌美如花、秀丽清新、清秀脱俗
反义词:丑陋不堪、面容憔悴、龋齿满口、双目黯淡
深度解析明眸皓齿的含义
“明眸皓齿”是赞美女性容貌的一种语言形式,其中的“明眸”指的是眼睛明亮,传递出富有神采、生动活泼、灵气逼人的形象特征。而“皓齿”则是指牙齿洁白、整齐无缺的外表特征,让人感受到整体形象的协调美感。这个词语主要体现出作者对女性外貌的赞美,更多地是一种形象化的意象表达。
同时,“明眸皓齿”也是一个文化符号,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从文化角度来看,“明眸皓齿”并非简单地强调女性的美貌,还体现了一种良好品质、道德修养与文化素养。古代社会有一种“明眸”的说法,就是在道德上有高尚的风范,眼睛有神、有情、富有感染力。这种“明眸”须配以“皓齿”,表现出一种高贵、清真、端庄的风貌,寄托着中国传统优美、深邃、华丽的文化传统。
总之,“明眸皓齿”是一个美好、生动、形象化的语言,是文化与美感的完美结合。无论是文学书写,还是口头表达,这个词语都有着让人无法抗拒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