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故事 > 成语故事 > 正文

婆娑世界(婆娑世界万般凄苦,路过因缘,一路走好)

婆娑世界(婆娑世界万般凄苦,路过因缘,一路走好)

请问佛教中的婆娑世界是什么意思

佛经里说的婆娑世界是指“人的世界”,也便是永远存在缺憾而不得***的世界。熙熙攘攘,来来去去,皆为利往。人活在这婆娑世界中就要受苦,而这苦字当头却也不见得立时就能体会。便是体会了也不等于解脱,看的破却未必能忍的过,忍的过时却又放不下,放不下就是不自在。苦海无边,回头无岸。但凡是能叫人真正自在的东西,总是发于内心的,所以岸不用回头去看,岸无时不在。古灵禅赞禅师有一首诗偈说:“蝇爱寻光纸上钻,不能透过几多难。忽然撞着来时路,始信平生被眼瞒。”很多人总是冀望找寻来时的路,唯恐丢失了自我的本真,却常陷落在树欲静而风不止的境地里。

佛曰:这是个婆娑世界!请问:佛指的这个“婆娑”世界是什么意思?

婆娑是指堪忍、能忍、忍土。婆娑世界(梵文:Sahā-lokadhātu)是指释迦牟尼佛所教化的三千大千世界,又由于此世界的众生安于十恶不肯出离,忍受三毒及诸烦恼,故又称“堪忍世界”,如今谓之现实世界。

婆娑世界,中文读音posuoshìjiè;娑婆,梵语音译。意译“堪忍”。为释迦牟尼佛教化的世界。此界众生安于十恶,堪于忍受诸苦恼而不肯出离,为三恶五趣杂会之所。

共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说“娑婆世界”的众生罪业深重,必须忍受种种烦恼苦难,故“娑婆世界”又可意译为“忍土”,被称为“五浊世间”,是“极乐世界”“净土”的对立面,这里容易产生各种罪孽,因此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另一层意思,指释迦牟尼等佛菩萨很能忍受劳累,在污浊的“娑婆世界”中不懈地教化众生,表现出大智,大悲和大勇的精神。

“娑婆”是梵语的音译,也译作“索诃”、“娑河”等,意为“堪忍”。

扩展资料:

佛教其他关于世界的描述

文献记载:一千个小千世界,叫做“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叫做“大千世界”。一个大千世界,因为它里面有小千、中千、大千,我们称其作“三千大千世界”,而三千大千世界为一个佛国土的世界。

大千世界,道教、佛教用语,世界的千倍叫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千倍叫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千倍叫大千世界。后指广大无边的人世。

西方极乐世界

简称极乐世界,音译为须摩提,又称西方净土、西方、安养净土、安养世界、安乐国、阿弥陀佛净土。是佛教中西方世界佛「阿弥陀佛」即法藏菩萨依因地修行所发之四十八大愿感得之庄严、清净、平等之世界。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婆娑世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故事亭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