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百科问答 > 正文

浪漫田园生活诗句

描写田园生活句子

1、《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

  2、《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3、《约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4、《社日》  唐·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5、《村夜》  唐·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6、《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7、《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8、《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9、《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0、《山居秋瞑》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1、《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2、《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3、《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4、《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5、《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6、《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水田园诗表达的情感

山水田园诗派  盛派。

以描水田园、闲适生得名;王维、孟浩然为其主要作故又称“王孟诗派”。

“盛唐”经济繁荣,社会安定,一些文人士大夫等寄情山水,便产生了山水田园诗派。

该诗派以五言为主,注重反映山水田园的自然美,体物精细,状写传神,讲究技巧,风格淡远清新。

风格淡雅恬静、质朴自然。

有的诗篇渗透了作者的主观情趣,把形似与神似统一起来,比谢灵运山水诗派有较大发展。

他们的诗歌以恬淡清幽的意境和平和近人的风格吸引着一代一代的文人。

  王孟诗派的其他成员,通常认为是綦毋潜、祖咏、储光曦、裴迪、常建等等,他们在诗风上表现出相似的格调,有着共同的理想追求。

其中裴迪和王维关系最近,相互之间经常作诗唱和,裴迪有《辋川集》二十首,王维也有很多 裴迪的诗歌。

大概由于二人过往甚密之故,个人认为裴迪诗大有王维诗的味道,有时还隐隐透出一种超脱红尘的隐士之风。

祖咏的诗看得不多,印象最深的是《终南望余雪》: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从唐代社会文化背景入手,分析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独特风格的成因。

  一、从文学自身发展来看,盛唐时代崇尚“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思想,是形成山水田园诗质朴淡雅、恬静风格的内在审美需求。

  二、从社会思想来看,唐代道、儒、佛三教并存,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思想是盛唐山水田园诗产生的情感社会基础。

  三、唐代的隐逸之风,是形成其冲淡空灵、玄远飘逸特征的内在趋动力  四、唐代经济的繁荣为文人们歌咏山川田畴提供了充足的物质保证  王维出身封建官僚地主家庭,对封建统治阶级有一种天然的包容性;且在他的一生中,虽有仕途不得志的时候,但总的说来,其一生都是比较悠闲安乐的。

特别是在他大约四十岁以后,开始过着那种半官半隐生活的时期里,他“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并吃斋奉佛,“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并见《〈旧唐书〉本传》)。

正如他自己所言,“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所以他对现实生活基本是抱着一种“无可无不可”的漠不关心的态度,到了晚年,他甚至说“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消”(《叹白发》),完全变成了一个“以禅诵为事”的佛教徒了。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王维的诗作中充满了空灵、虚无之感。

如: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仗候荆扉。

雉缑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父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渭川田家》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鹿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竹里馆》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辛夷坞》  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这个评语主要是针对王维的山水田园诗。

王维山水田园诗最大的价值,在于他对山水艺术美的创造。

为了取得“诗中有画”的艺术效果,王维调动了他作为画家、音乐家、诗人的一切艺术手段,善于在诗中构图布局、设辞着色、讲究动静结合。

  王维曾有过塞上之行,并作有《使至塞上》一诗: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诗首二句叙事,说自己奉使出塞,轻车简行,经过了古属国居延。

三、四两句说自己像风中的蓬草,来到了塞上,大雁还懂得飞回北方,自己反而离开故土,含蓄地抒发了他的思乡之情。

五六两句写塞上风景,很能表现他构图创意的长处:茫茫荒漠上劲挺直上的烽烟,绵长而广阔的黄河上浑圆的落日,组成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画面开阔,意境雄浑,无怪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

在景物的描写中,表现了诗人走马西来,豪迈壮伟的情怀。

而且这里的“直”字,把人的视线引向云汉高处;“圆”字,让人想象太阳如何落入黄河。

用字上,也见出作者的匠心。

最后两句交代前线指挥官的所在,作为全诗的结束。

《汉江临泛》也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于山翁。

  “楚塞”指古代楚国的地界。

泛舟江上,远远望去,只见湖南方面汹涌而来的“三湘”之水和古楚之地相接,这是实写,而汉水入荆江与长江九派汇聚,则是想象之辞,这两句把远望和遥想之景有机地结合起来,写出了浩淼的水势。

三、四句说茫茫江水,似乎要流到天地外去了;青山迷蒙,只觉得若有若无。

这两句着墨极淡,为人的视野创造了极为广阔的空间,将实景化为空白。

五、六句写乘舟江上,感觉到郡邑城郭,若浮于前浦;江上波澜,似晃动了天空。

借此衬托出江水的浩大无边。

王世贞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一联说:“是诗家俊语,却入画三昧”,此诗的确是王维融画入诗的力作。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体现了浓郁的诗情和画意的互相渗透和生发。

他的山水田园诗,主要是描写自然山水和农村风光的幽美以及隐居生活中的情怀。

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说王维是直接陶渊明的,在表现对隐逸生活的热爱这方面,的确是这样的。

如王维的笔下,农村的景物人情都是那么美好: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题为《山居秋暝》的诗,把山村秋天的黄昏,描写得这样空明澄净、清新纯美:一阵秋雨过后,空气格外清爽,月光透过松枝,斑斑点点洒落地上,山泉叮咚作响,水底沙石历历可见。

翠绿的竹林里忽然传来清脆的笑声,原来是浣纱的姑娘要回家了;莲叶晃动,原来是打鱼的人们晚归了。

这样一幅清新而宁静、生机盎然又祥和优美的山居秋暝图,深深地吸引了作者,最后他由衷地表示:春光要过去就过去吧,我这个“王孙”是决意要留下来的。

  除了构图,王维十分注意设色的技巧。

他的一些诗如《送邢桂州》中:“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上句写日落时江湖上反射出一片白光,下句写潮水涌来时,碧波滚滚,天地似乎要被它染青。

《积雨辋川庄作》中:“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漠漠水田和阴阴夏木,前者色调光亮,后者色调沉着;白鹭和黄鹂,色彩对比鲜明。

《辋川别业》:“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

《白石滩》:“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

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

敷彩设色更是鲜丽。

  王维是一位优秀的音乐家,对音响的感受特别敏锐。

所以他的山水诗善于将声音溶入画面。

如《秋夜独坐》中:“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青溪》中“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等。

  王维深受禅宗的影响,所以他的一些山水诗,“不用禅语,时得禅理”。

(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下)。

他的“禅理”是什么呢

就是在凝神观物的过程中,制服心中的烦恼,达到任运无心的自由境界。

所以他的山水诗,喜欢追求寂静空灵的境界,这在他著名的《辋川集二十首》中表现得更突出,如《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这二十个字,给人以“清幽绝俗”的感受。

月夜竹林之景,一片空明澄净,而弹琴长啸之人,多么安闲自在,他的神态、心态和外界的物态融为一体,相合无间。

诗中的这个“人”,无疑是万虑皆空、俯仰自由的诗人的自我写照。

  再如《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诗首两句写辛夷花之美,它长在枝条的末端上,春天到来的时候,它争先开放出红色的花朵。

但是它生长在没有人迹的山涧中,所以它的开放既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它的凋零也没有引起人们的悲悯。

这是一种闲静空寂而绝不激动的境界。

难怪明人胡应麟读此两诗后说:“读之身世两忘,万念俱寂”。

  王维的这一类诗,虽然常常流露出寂空之感,却并非参禅之作,而是将禅理寓于山水的描写之中,令人咀嚼玩味。

我们在欣赏这一类诗时,固然要识别其中消极的成份,也不能因噎废食,忽视了诗人创造的艺术美和提供的艺术经验。

  总之,因为王维有效地将色彩、线条、构图等绘画艺术的表现形式以及音乐家对声音的表现技巧、诗人的情思和禅意全面地运用于诗中,所以他的山水田园诗具有卓然独立的成就。

  孟浩然前半生在家闭门苦学,曾一度隐居鹿门山。

四十岁长安求仕失望,漫游吴越,最终归隐故土。

他一生虽然基本上过着隐居的生活,但他内心却相当矛盾:既希望朋友引见,进入仕途;又对世事极为不满,心情激愤难平。

如在《归故园作》中,他写道:“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其激愤欲狂的心境由此可见一斑。

而且直到晚年,他这种“仕”与“隐”的矛盾才有所淡化。

  李白对孟浩然是十分推崇的,他曾亲往襄阳看望孟浩然,写有《赠孟浩然》一诗:“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对孟浩然淡泊名利,自放于山水之中的生活态度,给予由衷的赞美。

但实质上,孟浩然最后的隐居,是不得已而为之的。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从此诗中可以看出孟浩然即使在后期,内心还潜藏着强烈的入世的愿望: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看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诗中“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两句,气势宏大,境界阔远,哪里是心如止水的隐者的心态

难怪清人潘德舆称他的部分作品“精力雄健,俯视一切,正不可徒以清言目之”。

(《养一斋诗话》)这两句写洞庭湖的诗,只有杜甫《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可与之媲美。

而诗的后四句,则明显流露了希望张九龄援引的意思。

孟浩然最为人称道的,还是描写山水行旅和隐逸生活的作品,这一类诗,也最能代表孟浩然诗歌的风格。

他的手法,最突出的在于白描。

他往往用素淡的语言,简洁地写出自己直观的感受,看似不经意,但又具有超妙自得之趣,如《宿建德江》:  移舟泊野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以白描手法写出直觉感受到的日暮、旷野、清江、烟渚,以及“天低树”、“月近人”,展现出了秋江夜泊,乡情缭绕不去的情景。

又如《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如实地写出日暮猿啼,江湍水急,风吹叶响,月照孤舟的景物,其中渗透了诗人浓郁的旅愁乡思。

在这些诗里,笔墨轻淡、清丽,景意象却很鲜活。

他不像王维那样讲究色彩的鲜丽、构图的虚实,只是淡淡写来,似乎毫不着力,却自有一种令人回味的韵味。

  孟浩然的田园诗有意学陶渊明,写自己和农人的交往、写乡村的景色和生活气息,写自己在自然中、在和纯朴的农民交往中怡然自乐的心情。

其中最广为流传的是《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这一首诗写的是眼前景,诸如绿树、青山、场圃,说的是凡人情,诸如具鸡黍,话桑麻,用的都是口头语,给人宁静、祥和、优美的感受,一种醇厚的情味,沁人心脾。

  闻一多先生在《唐诗杂论》中说:“真孟浩然不是将诗紧紧地筑在一联或一句里,而是将它冲淡了,平均分散在全篇中。

淡到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

”追求自然淡远,的确是孟浩然山水田园诗鲜明的特色。

  他如“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夏日南亭怀辛大》),“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残句)都是为人传颂的名句。

五绝中的《春晓》更是脍炙人口,把春天清晨大自然的无限生机作了精妙的体现,寄寓了作者对生活、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语言平易,却朗朗上口,韵味无穷,可谓不求工而自工。

  孟浩然的诗歌成就,能够独树一帜,自成境界。

他在山水田园诗方面的建树,使他对唐宋以后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孟浩然的代表作是山水田园诗。

这些诗,有一部分是漫游秦中、吴越等地时所作的。

例如:  木落雁南渡,被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隔离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江上思归》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新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平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秋登兰山寄张五》  在盛唐的山水田园诗人群体中,储光羲、祖咏、裴迪、常建等人也都留下了一些优秀的诗作。

如储光羲的《钓鱼湾》,写景清丽,意境完美,可作为储光羲山水诗的代表: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

潭清疑水浅, 荷动知鱼散。

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

“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两句,从“疑水浅”写出了景物的特色,“潭清”、“荷动”二句,从景物的动静状态中捕捉住它们之间微妙的关系,又写出了观赏者的怡悦的心情。

  祖咏的《终南望余雪》,据说是应试之作,按试题要求,必须五言八句才算完篇,而祖咏仅赋四句,以为“意尽”,不作画蛇添足之事,即此四句,传为佳作: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他如裴迪的《华子冈》: 落日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李白是我国古代最具有争议性的一位诗人,他兴趣广泛,文采飞扬,是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杜甫曾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李白不是一个“万事不关心”的诗人,恰恰相反,他似乎什么都关心,很多生活他都体验过,表现过。

尽管没有一种生活能永远使他满足,但他那炽热的感情、强烈的个性,在表现各种生活的诗篇中都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处处留下了浓厚的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

“神游九天之外,梦回八荒之间”。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望庐山瀑布》从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出,李白喜欢的往往不是宁静的丘壑,幽雅的林泉、而是奇峰绝壑的大山、天外飞来的瀑布、白波九道的江河,这些雄伟奇险的山川,特别契合他那叛逆不羁的性格,他好象要登涉这些山川,与天地星辰同呼吸,和神仙鬼灵相往来。

  杜甫与以上三者不同,他出身于一个“奉儒守官”的封建官僚家庭,从二十岁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壮游”经历。

而在“安史之乱”后,由于自己的人生历程的坎坷以及理想的破灭,他也曾想过退隐。

但为国为民的强烈责任心和使命感使他走上了一条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杜甫就是这样一位诗人中的侠客,即使在自己最为穷困潦倒的时候,也不忘民间疾苦。

他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山,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所以,杜甫的山水诗中总是自然地流露出一种对民生的哀怜。

如: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旷天低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夜喜雨》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不爱深红爱浅红。

——《江畔独步寻芳七绝句》其一  黄四娘家花满鼷,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江畔独步寻芳七绝句》其二  在这些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出,杜甫的诗,即使是山水诗也忘不了对世事人情的关注,总是一幅悲天悯人的侠义心肠。

并由此而使其诗歌创作沉浸在一种沉郁悲壮的气氛中。

  孟浩然的山水诗特色:清淡。

  孟浩然的《临洞庭》简析: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看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虚,指天;太清,指太空;函虚混太空,指水天一色;云梦泽,古代沼泽名,在今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带;垂钓者,暗喻当时的执政者张九龄。

此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转入抒情,借景言情,充满比兴意味,委婉含蓄,不落俗套。

诗人写此诗呈现给当时的张丞相(张九龄),委婉地希望得到他的赏识与提拨。

  杜甫的〈〈登岳阳楼〉〉简析: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坼,分割;字,指消息;孤舟,暗喻自己;轩,有栏杆的长廊;泗,指鼻涕。

此诗首联写刚刚登上岳阳楼的感慨,颔联写洞庭湖的面积与水势,颈联过渡到自伤身世,尾联把自身的不幸与国家的战乱联系起来,感情博大深沉。

  两首诗的比较:相同点是两首诗的结构都十分工整,诗的四联都由起、承、转、合组成;不同点是《登岳阳楼》第二联所写之景比《临洞庭》第二联所写之景的气魄更为宏大,在思想境界和人格胸襟上,整首诗所抒之情也比《临洞庭》一诗要高。

  王维的山水诗特色:空灵的意境,醇雅的意趣,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终南山〉〉简析: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蔼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太乙,山名;天都,指长安;分野,古人将天空星宿和地上的州分成若干区域,“分野中峰变”即一峰之隔便属于不同的分野。

此诗首联写远景,颔联写近景,颈联转换角度,写俯视所见景色,尾联以人物作为陪衬和点缀,余味无穷。

  《山居秋暝》简析:全诗通过描绘黄昏时候秋雨初晴后山居生活的恬静清幽,表达诗人怡然闲适的心境,以自然美表现诗人的人格美。

最后一句反用《楚辞。

招隐士》中的诗句“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表达决然归隐的之意。

全诗平仄、对偶、押韵、用词均十分出色。

  3、 李白的山水诗  特色:雄奇、豪放。

从描写对象上看,李白喜欢选取高大、壮美、流动的自然山水如黄河、泰山作为描写对象,给人以阳刚之美的享受,如《将进酒》〈〈游泰山六首〉〉等诗;从艺术手法上看,李白的山水诗充满着奔放的激情及积极浪漫主义精神,表现为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神话传说的大量运用等,如《蜀道难》等诗。

  一中唐山水诗与盛唐山水诗的比较:  盛唐:风格清新、韵致高远、格局大气,骨气刚健,万象纷呈。

如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等人的诗。

  中唐:清雅闲淡,骨力渐减。

  中晚唐的山水诗代表诗人:刘长卿、韦应物、孟郊、柳宗元、刘禹锡、杜牧、李商隐等。

  柳宗元的山水诗特色:善于将压抑愤懑的感情寄托在山水景色之中,使情与景契合无间,风格比较凄清幽冷。

  〈〈江雪〉〉简析: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勾画了一幅廖廓、清幽、寒冷而又纯净的画面,表现诗人忧愤、寂寞、孤直的心情及深沉凝重、孤傲高洁的生命情调,全诗用词精当,意境深邃。

  《渔翁》简析: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 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写于柳元被贬永州之时,诗中写渔翁独来独往,突现一种孤芳自赏的情绪,含有诗人自况的意味。

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清远,艺术构思巧妙,颇具奇趣。

  刘禹锡的山水诗特色:善于在诗中表现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风格明朗,如(〈〈望洞庭〉〉)而雄放(如〈〈浪淘沙〉〉)。

请采纳~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古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黄河汹涌澎湃的惊叹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浪淘沙》全诗句

《浪淘沙是一首描写黄河的著名诗篇。

此诗写九曲黄河的雄伟气势,并展开奇特的,表现作者非凡的向往与追求。

《浪淘沙》 古诗 - 原诗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浪淘沙》 古诗 - 作者简介 《浪淘沙》 古诗图册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字梦得。

洛阳(今属河南)人,生于嘉兴(今属浙江)。

贞元九年(793)中进士,登博学宏词科。

翌年举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书。

永贞元年(805),因辅助王叔文进行政治革新,先贬连州刺史,加贬朗州司马。

后回京,又贬连州刺史。

历夔州、和州刺史。

大和元年(827),回洛阳任职。

次年回朝任主客郎中,后出苏州、汝州、同州刺史。

开成元年(836),改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

会昌元年(841),加检校礼部尚书衔。

世称刘宾客、刘尚书。

临终前撰《子刘子自传》。

诗现存800余首。

其学习民歌,反映民众生活和风土人情的诗,题材广阔,风格上汲取巴蜀民歌含思宛转、朴素优美的特色,清新自然,健康活泼,充满生活情趣。

其讽刺诗往往以寓言托物手法,抨击镇压永贞革新的权贵,涉及较广的社会现象。

晚年所作,风格渐趋含蓄,讽刺而不露痕迹。

歌颂平叛战争的诗,以《平蔡州》三首、《平济行》二首最著名。

尤其前者,在刘诗中有重要地位。

刘诗中寄托身世和咏怀古迹一类,历来为人称道。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富于哲理意味。

《西塞山怀古》、《乌衣巷》则精警超迈,韵味深长。

他与白居易、令狐楚的唱和应酬分别编为《刘白唱和集》、《彭阳唱和集》。

本集中还有送僧诗一卷。

刘诗取境优美,精练含蓄,韵律自然富于音乐美。

其律诗、绝句、古诗俱佳。

七言乐府小诗吸取民歌曲调优点,音调浏亮,节奏鲜明,适于入乐。

就连《平蔡州》一类古体,也具民歌的音乐美。

一些六言诗和新体诗句式、节奏、用韵都与律诗不同,逐渐向长短句演变,适于配乐歌唱。

此外,刘禹锡还按《忆江南》曲调填词二首。

刘禹锡是古文运动的积极参加者。

刘文以论说文成就最大。

一是专题性的,包括哲学、政治、医学、书法、书仪等方面。

二是杂文。

刘禹锡的散文与其诗歌一样,辞藻瑰丽,题旨隐微。

有《刘梦得文集》、《刘宾客文集》、《刘禹锡集》。

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和唐韦绚《刘宾客嘉话录》。

今人卞孝萱有《刘禹锡年谱》。

《浪淘沙》 古诗 - 注释 《浪淘沙》 古诗图册浪淘沙:唐教坊曲名。

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后又用为词牌名。

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

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浪淘:波浪淘洗。

簸:掀翻。

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

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

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浪淘沙》 古诗 - 译文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浪淘沙》 古诗 - 赏析一 。

作为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民族光辉灿烂文化的发源地,黄河,古往今来,无数诗人为她放声歌昌。

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流不复回”,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这些诗,极写黄河的源远、势猛,至今众口传诵。

“黄河之水天上来”,著意渲染的是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奔腾不息的动态美。

“黄河远上白云间”,视角与河之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出一种静态的美。

刘禹锡这首黄河诗开篇与众多的黄河诗篇一样,著力描写九曲黄河大浪淘沙之势。

紧接著张骞穷河源遇牛郎织女的典故,再把“黄河之水天上来”更君形象化。

在王之涣、李太白之外,另辟一番境界,增添了一层奇妙的神话色彩。

据张华《博物志》记载,汉武帝指令张骞穷溯河源,张骞乘槎而去,经月至一处,见城郭如官府,室内有一女织布,又见一丈夫牵牛饮河。

后还至蜀中,方知已至牛郎、织女二星座。

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上下联的开合关系。

第一联由上而下,顺黄河奔流之势著墨;第二联以“直上”为转折,把人们的视线从“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顺视中拉回,从地下引到天上,从现实世界进入神话世界━━黄河连银汉,乘槎溯河源。

全诗节奏有徐有疾,奔放而有宕逸之气。

《浪淘沙》 古诗 - 赏析二 这首诗写于夔州,是民歌体的政治抒怀诗,是《浪淘沙九首》的第一首。

诗歌的前两句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来自天边,奔腾千里的壮丽图景。

“九曲”用了夸张的手法写黄河曲曲折折。

“自天涯”将黄河的源远流长突写得了神入化,与李白的《将进酒》中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后两句采用了张骞为武帝寻找河源和牛郎织女相隔银河的典故,驰骋想象,表示要迎着狂风巨浪,顶着万里黄沙,逆流而上,直到牵牛织女家,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浪淘沙》 古诗 - 赏析三 《浪淘沙》 古诗 - 赏析四 夜间,当你仰望星空和银河出神的时候,你也许会想,银河两岸的牛郎织女现在怎么样了

要是能到他们那里去作客该多好啊。

这首诗写的就是那样美妙的幻想。

不过,启发诗人幻想的不是天上的银河,而是地上的黄河。

雄浑壮丽的黄河,百转千回,风涛万里,泥沙滚滚,从天边浩荡奔流而下,真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啊

可是,天上不是有一条银河吗

这来自天上的黄河一定是跟银河相通了。

于是诗人欢呼起来:来吧,沿着这黄河往上走,直走到银河边上,上牛郎织女家瞧瞧吧

诗人在召唤谁和他同去呢

当然是他的读者,有我,有你,还有其他许许多多的朋友。

那么,这首诗是赞美银河的吧吗

不,是赞美黄河。

正是万里黄河的磅礴气势,触发了诗人的豪情和联想,使他从黄河望到天边,想到天上,又从天上的银河想到牛郎织女的这首绝句用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以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奔波。

直上银河,同去牛郎织家,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

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是一种朴实无华直白的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故事亭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